河曲之战:17万辽军溃败,50多位将领被俘虏

1044年,李元昊诱敌深入,17万契丹骑兵一败涂地,50多位将领成为俘虏,辽兴宗落荒而逃。河曲之战,李元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奠定了西夏、辽、宋三足鼎立的基础。

李元昊,西夏国主,骁勇善战,可以击败鼎盛时期的辽、北宋。西夏疆域面积狭小,人口稀少,能战斗的士兵不足十万,却让契丹、北宋闻风丧胆,对他敬畏三分。

好水川之战、三川口之战、定川寨之战、麒丰之战,北宋精兵损失惨重,只能同意与西夏和谈,每年送给“岁赐”,换取名义上的胜利。


(相关资料图)

李元昊能力强悍,契丹也不敢小瞧他,辽兴宗为了笼络西夏,将兴平公主嫁给李元昊。谁知,李元昊不给面子,不但冷落兴平公主,还出兵劫掠边境,并要求契丹夹击北宋。

1038年,兴平公主病逝,李元昊很冷漠,也不及时告诉契丹。辽兴宗大怒,当即派使者去斥责李元昊,让他给个交代。李元昊也不道歉,还支持辽国境内的党项人起义,并收留他们。

李元昊嚣张,惹怒了契丹,辽兴宗决定御驾亲征,灭了西夏。1044年,辽兴宗率十万兵马出征,耶律重元率一万骑兵汇合,大将萧惠率6万为前锋,杀向宁夏。

17万人马,皇帝亲自出击,契丹军团阵容豪华,气势如虹。行走到贺兰山,萧惠发现西夏的兵马,立刻发起进攻,突袭李元昊侧后。

契丹不是北宋,骑兵战斗力强悍,骑射功夫了得。几次冲杀下来,李元昊本就不多的兵马,伤亡惨重,被迫后撤,并主动上表称臣。

辽兴宗本想见好就收,接受李元昊称臣,萧惠则极力反对,直言:“党项反复无常,如果不灭了他们,迟早是隐患。”

契丹不接受议和,李元昊只能继续撤退,并将沿途三十里内的粮草、食物全部焚毁,实行“焦土作战”,试图拖垮契丹,不战而胜。

行走到河曲(内蒙古伊克昭盟),十几万契丹粮食耗尽,士气低迷。辽兴宗深入西夏境内,出现了粮食危机,后勤补给跟不上,战局悄悄逆转。

此时,李元昊又派使者来议和,麻痹契丹,辽兴宗却一无所知。夜晚,李元昊发起进攻,利用夜色掩护,直接杀向萧惠大营。

萧惠也不好惹,他在混乱中及时整顿兵马,以万余骑兵布阵,与西夏骑兵展开对冲。激战到次日,萧惠被箭镞射中,但并未撤退,契丹士气高涨,李元昊再次战败。

谁知,就在萧惠准备追击,一举歼灭李元昊时,突然狂风大作,沙尘漫天,双方视线受阻。契丹不适应恶劣的沙漠环境,一时间阵型混乱,不知所措。

西夏骑兵长期在沙漠中生活,沙尘是常客,他们习以为常。李元昊抓住战机,立刻命令部队展开反攻,将辽军杀得大败,并俘虏五十多位将领,赢得河曲之战胜利。

萧惠战败,物资又消耗殆尽,辽兴宗无力再战,落荒而逃。但是,李元昊是个聪明人,契丹毕竟体量大,一两次失败不足以伤其筋骨。西夏虽说获胜,但人口稀少,经不起折腾。如此,李元昊释放俘虏,继续上表称臣。

1048年,李元昊被宁令哥刺死,西夏不稳。次年,辽兴宗再次出兵,分三路讨伐西夏,却在贺兰山脚下遭遇伏击,再次失败。当然,西夏依然称臣,对契丹面子,实则已经取得平等地位。

西夏国土狭小,人口不多,士兵有限,却能与极盛的辽国、北宋并立,还将他们击败,李元昊确实不简单。“李氏”帝王,李元昊能跟李世民掰手腕,李世民到李元昊的位置,也未必做得比他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