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云州区倍加造镇:不断激发人才资源“内生力”


(资料图)

本报大同讯 为做好“乡村振兴万人计划”后半篇文章,不断激发人才资源“内生力”,今年以来,大同市云州区倍加造镇坚持把“管、育、用”作为培养到村工作大学生的着力点,持续打造乡村振兴“主力军”和基层治理“智囊团。”  “管”字当头,下好监督考评“先手棋”。一是落实落细日常管理。该镇党委建立健全到村工作大学生日常管理机制,严格落实请假销假、值班坐班、办事服务、行为规范、监督任用等制度,通过组织开展入户调研、走访座谈等引导到村工作大学生脚沾泥土、心系群众。同时,该镇党委组织包村干部定期到村查看到村工作大学生工作情况,听取村民反馈;村“两委”班子成员根据到村工作大学生日常表现建立个人培养档案。二是精准规范考核激励。镇党委运用“2+3+N”工作模式,明确岗位安排及工作职责,即基层党建和乡村振兴两项基础工作,工作业绩评比制、党员群众评议制、任职表现考察制三种考核模式,村、镇两级等N项阶段性重点工作,考准考实考细到村工作大学生工作业绩。考核结果与评先评优挂钩,将作风务实、成绩突出、群众满意的到村工作大学生优先纳为入党积极分子和后备干部力量予以重点培养。  “育”字维稳,握好提智增能“指挥棒”。一是建立“走出去”交流学习机制。该镇党委积极搭建学习互促交流平台,组织到村工作大学生开展现场观摩、举办演讲比赛、实施助农村播、进行主题研讨等,通过“看、讲、论、播”等方式,彼此学习推动村级发展方面的好思路、好方法、好模式,在交流学习中取长补短,营造你追我赶、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二是开展“知识型”学习教育活动。镇党委将到村工作大学生学习培训纳入“领头雁”培训计划,以各项农村政策规定、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推动落实三资管理等为主要培训内容,积极邀请学校老师、政府部门业务骨干前来授课指导,讲解农村工作实务、基层党建等知识内容,帮助夯实思想基础、提升能力修为。三是推行“3+1”结对帮带模式。由镇党委班子成员每周到村指导到村工作大学生开展具体工作,每月执行例会制度,与到村工作大学生进行谈心谈话,全面掌握学习情况、听取思想汇报、总结工作经验、帮助答疑解难;村干部每周帮助到村工作大学生熟悉村情民情、熟知工作内容、传授工作思路,及时对到村工作大学生在处理村级事务和帮助村民解决困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建议。同时,积极邀请其他能力出众的乡镇优秀青年干部前来参观学习、建言献策,强化交流互动、鼓励思想碰撞、丰富工作经验。  “用”字加码,吹响奋进担当“集结号”。一是在轮岗交流中增本领。为让到村工作大学生在开展驻村工作过程中积累经验、熟悉业务,镇党委积极探索创新用才机制,采用轮岗交流制,除了具体安排全镇到村工作大学生担任报账助理员、网格员、信息员、管理监督员等,还鼓励其积极参与组织建设、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等镇级各项重点工作。同时,结合其经验积累程度、能力发挥程度、实践运用程度,由村“两委”结合具体工作情况进行任务分配和责任分工,组织开展护林防火、环境整治、网格治理等各项工作。二是在急难险重中显身手。镇党委组织推行“两先三实”到村工作大学生办事服务机制。“两先”即针对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的工作,到村工作大学生要争先进位、敢于担当,针对群众反应急、群众意见多、可能有损群众利益的工作,到村工作大学生要优先置办、主动作为。“三实”即要在重要工作岗位上实打实地开展实践锻炼、要在各种疑难问题中实打实地总结方法经验、要在联系服务群众时实打实地检验工作成效。积极引导到村工作大学生参与解决复杂问题、融身农村工作环境、体验基层治理过程,挖掘到村工作大学生的办事潜力,进一步强化人才资源运用。 (苗馨之)